驱车行驶在朱德故里景区,一路穿行于绿荫花丛间。道路两侧,红墙黛瓦的客家民居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,桃李蓓蕾初绽,鸟鸣嘤嘤成韵,呈现出“松青柏翠故乡景,桃红李白大地春”的原生态风貌。
“依托核心景区,辐射带动马鞍古镇、柏杨湖休闲度假区及周边乡村旅游发展,着力打造集红色旅游、特色小镇、宗旨教育、文化体验、休闲度假、健康医养等业态于一体的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。”仪陇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仪陇是朱德元帅和张思德同志的故乡,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,“三乡文化”底蕴厚重,客家文化独具特色,绿色生态宜居宜业。这些旅游资源中,很多都具有独特性、唯一性,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极具代表性。
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
人如织,车如流。春节期间,全国各地游人来到朱德故里景区,品红色文化,赏自然风光。据仪陇县旅游局统计,春节黄金周,朱德故里景区吸引各地游客34.903万人次,接待人数再创新高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.72亿元,同比增长54.5%。
位于仪陇县城的张思德纪念馆旅游景区同样游人如潮。
“在这里既能瞻仰为人民服务典范张思德的光辉形象,又能了解仪陇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一家人来转一转很有意义。”王东海是在外打拼多年的仪陇人,春节期间,他带着全家人游览了张思德纪念馆旅游景区,这里基础设施完善,文化氛围浓厚,让他印象深刻。
“张思德纪念馆旅游景区包括张思德生平事迹陈列馆、仪陇县历史文化陈列馆和金松湖休闲公园,总面积约2300亩。”仪陇县文管所所长范启裕介绍,景区依托张思德精神这一重要资源,融入仪陇发展史,形成了以张思德精神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业园。该景区于去年底通过专家验收组考核验收,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。
处处都是旅游景点,人人都是形象大使。仪陇以朱德故里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、其他A级景区为支撑、乡村旅游为补充,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。目前,该县已成功创建朱德故里景区、张思德纪念馆、安溪潮村等国家A级旅游景区,创评朱德故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、马鞍镇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、琳琅村中国传统村落等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。与重庆、成都、广安、巴中等地合作,共同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,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。
“我们围绕‘两点两线’,将县城建设、红色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,确保全县旅游布局协调匹配、互为融合。”仪陇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仪陇县将结合县城建设,不断提升完善特色街区、宾馆酒店、旅游集散中心、文化传承展示、工业旅游基地等旅游要素。在新马公路沿线、成巴高速仪陇段至金马公路沿线,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,积极呼应县城和马鞍旅游资源,拓展和延伸旅游业态,按照乡村旅游标准,做好农耕体验、研学基地、交通设施等旅游配套的补短和提档升级。
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
已脱贫户林定全的家在朱德故里景区管理委员会玉兰村。走进他家,只见宽敞的客厅内,42英寸大彩电、双开门冰箱等一应俱全,天然气、自来水、网络通到家里,与城里人的生活并无二样。38岁的林定全家有4口人,妻子长期患病,在家务农,两个儿子在上学。林定全在10年前因务工时摔伤落下残疾,无法干重活,被评定为贫困户。
2017年,在帮扶单位的协调下,林定全获得了朱德故里景区值班的工作,当年便以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顺利脱贫。同年,他所在的玉兰村也实现了整体退出。
“我们坚持把景区建设与扶贫项目相结合、景区发展与扶贫产业培育相结合、群众就业创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,景区带村扶贫发展成效明显。”朱德故居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玉兰村整体退出是朱德故里探索“景区带村扶贫发展”模式的生动案例。
在景区建设中,仪陇没有搬迁原来的农户,而是成立朱德故里景区管理委员会,把琳琅村周边的5个村划入管委会,在按照A级景区标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,优先实施路、水、气、视讯、住居等扶贫项目,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。
景区通过“旅游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组建“民宿合作社”“农家乐合作社”,吸纳294户贫困户入社,每户通过土地出租、资产入股、保底分红、就业挣酬、效益分成实现年收入2.5万元以上。
优先考虑贫困群众、贫困大学生在景区务工就业。2018年,通过农家乐厨师、观光车驾驶员、保安员、服务员、保洁员、解说员等公益岗位,解决贫困群众287人、贫困大学生15人直接就业,间接解决1.6万余人、贫困群众4000余人就业。
仪陇县充分利用朱德故里景区这张名片,以“建设一个景区,致富一方百姓”为目标,坚持以景区带动为抓手,积极探索“景区带村”旅游扶贫新模式,形成了乡村与景区共生共融、共建共享、共抓共管的发展格局。2016年,朱德故里景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“景区带村”旅游扶贫示范景区。
丰富旅游品牌新内涵
春节期间,朱德故里景区内的丁氏庄园里,《朱德的扁担三尺三》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》《绣金匾》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色歌舞轮番上演,艺术再现了伟人的精神,受到观众的喜爱。《客家婚礼》也是丁氏庄园里的保留节目。“通过这些节目,不仅可以从中品味红色文化、传承朱德精神,还能了解川北民俗文化、客家文化,非常有意义。”外地游客观看节目后说。
参观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、吃农家菜、欣赏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……在朱德故里景区,这样的体验令不少游客流连忘返。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景区围绕文化内涵提升,对服务技能再培训,提高红色旅游品质。
通过完善硬件设施、提升旅游环境、创建旅游品牌、畅通旅游通道、建设旅游大数据、打造特色旅游商品等手段,仪陇不断丰富旅游品牌内涵,大幅提升品牌形象。
着力提升已有A级景区综合实力,将朱德故里5A级景区提升、张思德干部学院暨培训总部建设项目纳入全县“10件大事”,启动金粟书岩、黎明村、雷家坝村3个A级景区创建工作。大力推进“旅游+”融合发展,积极争创全国园林城市,启动中味食品、客家挂面、家丰时装、戈葡酒业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创建,大力支持金城镇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、立山镇创建省级森林特色小镇、金城镇禹宫社区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,力争张思德干部学院、张思德纪念馆成功创建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。
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,稳步推进田园综合体乡村试点,依托海升柑橘产业园积极争创全国现代农业循环产业示范基地,打造一批集循环农业、创意农业、订单农业、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,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。
统筹推进,完善提升硬件设施。改建旅游集散中心1处、旅游综合服务中心1处、旅游咨询点13处,切实满足游客需求;积极推动汉巴南铁路、阆仪营高速、顺仪高速建设,加快G245新政至马鞍段旅游风景大道建设,新增景区景点旅游专线5条,高品质规划建设旅游通道沿线生态停车场、汽车营地等,不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。
强化旅游集散中心、景区景点、公路服务区、星级酒店、星级农家乐等的厕所日常管理维护,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改造提升城市公园、广场及旅游场镇公共厕所,确保涉旅场所厕所环境干净整洁、功能设施完好。启动文化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,实现A级景区、星级饭店、旅游购物场所等场所WIFI全覆盖;开发景区手机APP、全景旅游终端,向游客提供智能导游、在线预订、在线投诉等服务,实现景区游客互动。
同时,仪陇还打造星级农家乐、示范休闲农庄、星级森林人家等特色业态经营点72个,金乐福手工面、丁缸中草药酒、哈哥兔肉干、仪陇酱瓜等7类旅游产品被评为南充市首批特色旅游商品。
2018年,仪陇共接待游客748.4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.4亿元。